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

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

三级甲等

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
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医院全称: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
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651号 医院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651号
咨询电话 医院电话:020-87343088(门诊咨询) 87343289(挂号预约)
特色科室 特色科室:肝胆外科,鼻咽癌科,头颈科,胸科,生物治疗中心,心腹科,脑颅科 展开>
特色科室 特色科室:肝胆外科,鼻咽癌科,头颈科,胸科,生物治疗中心,心腹科,脑颅科
医院简介: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(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、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)成立于1964年3月,是新中国成立较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。中心是全国规模很大、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,承担国家肿瘤防治重任,在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及港澳台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,学科地位、综合实力居全国领跑水平。 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家重点学科(肿瘤学)、国家重点实验室(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广东省重点实验室、国家新药(抗肿瘤药物)临床试验研究中心、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、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、博士学位授权点、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;是广东省癌症中心、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、广东省抗癌协会的依托单位。主办英文学术期刊CancerCommunications(《癌症》杂志),多次入选"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"和"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";2014年被SCI收录,2018年影响因子为3.684,为国内肿瘤学领军期刊。主办仅有拥有国内统一刊号的肿瘤防治知识的科普报纸《防癌报》。中心以优良的文化引才、聚才,凝聚高水平的医教研队伍,现有员工3245人(含博士后及特聘人员),其中硕士生导师228名,博士生导师157名;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、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人才10名。 现实际开放病床数1488张,设有35个业务科室,8个职能处室,2个研究科室。2019年门、急诊量118万余人次,年住院量达13万人次,医疗业务量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。医疗技术水平领跑,拥有软硬件条件洲际优等的放射治疗中心、开展多个专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;1998年率先在全国推行肿瘤单病种知名专家负责制,组织制订各大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方案;近五年,共有61项来自临床一线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公认,被全球肿瘤诊疗标准与指南采用;为广大肿瘤病患提供个体化、十分优等质的诊疗服务。中心是国内培养高层次肿瘤学人才的摇篮之一,为全国尤其是广东省培养了大批的优良肿瘤专科人才,自1964年起卫生部委托开办全国肿瘤临床医学进修班,已为全国培养了5000多名肿瘤专业技术人才,其中部分人才已成长为全国各地学术带头人及骨干。中心于1990年开始探索肿瘤专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,是广东省为数不多的“老牌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。自2014年9月获批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来,现拥有10个国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,1个协同专业基地。招生总人数已超400余人,致力于为社会培育高素质、同质化优良医学人才。中心作为我国较早建立的癌症防治研究机构,发挥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优势,科技影响力稳居"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"(肿瘤学)前两位。先后获得973计划知名科学家项目、863计划项目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资助。2018年中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97项,资助金额达4668万元,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,合同金额3540万元。近年来共有85个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,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、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、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2项、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6项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一等奖5项、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1项。在反映全球科研机构高水平论文产出的2019年度自然指数排行榜上,中心位居全球癌症中心第五位。中心建立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,成果丰硕:与全美肿瘤专科排名前列的德州大学M.D.安德森癌症中心(M.D.AndersonCancerCenter)结为姊妹医院,基于与我院的长期友好合作,该院荣获"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"。先后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、英国华威大学、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医师学院、荷兰Erasmus医学中心等世界先进的癌症防治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,共同开展多项国际合作项目。中心通过优化管理体制,推进软硬件建设,建成了就医方便、流程合理、宾至如归的花园式人文医院;继承"诚实、友爱、敬业、创新"的文化因子,形成爱院如家、团结奋进、开拓进取的优良文化,多次荣获中国医疗机构很优等雇主称号。 查看详情

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推荐医生

郑利民
郑利民
擅长:
简介:
198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(本科)。1988年获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医学硕士;1994年在荷兰Leiden大学医学院获免疫学博士。1999年被瑞典国家研究院聘为助理教授。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,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  现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;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组(二审)专家。海外留学经历:   1990年赴荷兰Leiden大学医学院学习并于1994年获免疫学博士;随后在瑞典Linkoping大学医学院和Lund大学Malmo总医院做博士后,1999年被瑞典国家研究院聘为助理教授。专业工作简述(含临床实践、教学和主要科研情况):  曾在上海华山医院任住院和总住院医生近6年。近十余年来一直从事细胞免疫学研究,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,总影响因子220余点。目前,主要从事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以及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。以肝癌为主要模型,阐明间质免疫细胞(土壤)与癌细胞(种子)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潜在机制,探讨以间质免疫细胞作为肿瘤分子分期和治疗靶标的可行性。作为通讯作者论文近年发表在J. Exp. Med., Blood,Hepatology和J. Hepatol.等著名刊物。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、基金委重点项目和卫生部重大专项。承担了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肿瘤免疫学和肿瘤生物治疗等课程。
娄宁
娄宁
擅长:
心血管病、肾脏病;肿瘤患者的支持治疗。
简介:
主要学历: 1987年9月—1993年7月:第一军医大学,临床医学专业(6年制),医学学士学位 1993年9月—1996年7月:第一军医大学,医学硕士学位(心血管分子生物学) 1998年9月—2001年7月:中南大学湘雅医院,临床医学博士学位(内科学心血管)工作经历: 1996年07月—1997年07月:第一军医大学药理教研室,助教 2001年07月—2001年09月: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, 主治医师 2001年09月—2004年04月: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,博士后,主治医师 2004年7月至今: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CU主治医师、副主任医师
罗容珍
罗容珍 副主任医师
擅长:
简介:
毛燕萍
毛燕萍 副主任医师
擅长:
简介:
卢雅立
卢雅立 副主任医师
擅长:
简介:
微信 微信
微信
微信
咨询 咨询
咨询
咨询二维码
顶部 顶部
顶部